先制专家说 | 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变局挑战 抢抓机遇加快创新发展?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贾宝军在“尚贤”专项行动—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围绕《积极应对全球变局挑战 抢抓机遇加快企业创新发展》主题与企业家学员展开深入交流。

本篇文章为课堂部分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商用。

01

全球变局下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及疫情形势的不稳因素增多,对企业家经营带来很多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企业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 形势变化一,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周边外交方面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基本方针,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从“互利”转向“惠及”,政策目标由“维持周边稳定和密切经济合作”提升为“建设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外交全局方面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国际市场开拓机遇。

  • 形势变化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企业来说都有消极影响,其中对美国企业影响更大。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美国贸易逆差显著,美方为降低中美贸易逆差对华采取加征关税和制裁,但从事实来看该项举措对中美双方企业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因此中方也在积极与美方沟通协调,并认为合作共赢应该是中美关系的主基调。

在贸易摩擦中,中方加强自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引导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贸易谈判,维护自由贸易,实现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好又快发展。

  • 形势变化三,新冠疫情正在使全球经济受到重大挑战。

由于2022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对中国服务业影响严重,上半年第三产业经济呈现负增长,中国两大经济中心,上海和深圳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各国均受疫情严重影响,美国一季度GDP下跌1.4%,二季度经济将有所增长但也并不乐观,而美国对此的解释是贸易逆差扩大拖累了GDP的增长;日本经济连续两月出现下滑,进入名义上的经济衰退期;而英国一季度GDP增长8.7%,根据高盛预测二、三、四季度GDP将有所下滑。

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持续性影响,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来应对两难多难问题,既稳增长又防通胀,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疫情之后,各国针对生态安全及生态平衡、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势必会极大加强,这将促进生态友好型产品的发展,届时企业将有可能因为不符合政府出台的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政策而被迫关闭、转产。

部分国家之间,比如中美,将因为疫情而加剧彼此的政治与经济冲突,加剧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企业的出口贸易及海外市场,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海外经营战略及投资扩张战略,通过创新推动发展。

  • 形势变化四,俄乌战争使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前景变得暗淡,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挑战,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亚洲将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

俄乌冲突的变化导致多边贸易体系继续受到冲击。

西方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这一举动揭示了背弃多边贸易主义的趋向,从而危及世贸组织赖于生存的根基,致使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规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贸易规则将更多地让位于地缘政治,世贸组织将承受更大的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美国和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的企图只能助推俄罗斯经济全面东进,那么亚洲作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地区的地位将更加巩固,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将推动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加大经贸合作。

美国等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资产,禁止对俄出口重要原材料、钢铁、飞机零部件及通讯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对俄飞机关闭领空,禁止本国企业在俄投资,将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和美元经济脱钩,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趋势有望加强。

02

创新理论及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的概念是由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即企业家进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因此突破“卡脖子”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及各级政府针对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企业一定要吃透政策文件,融入到企业战略决策中。

对于企业来说,要以创新战略为导向促进管理提升,把握好战略方向,确定好舍取问题,注重全局,确定好战略竞争重心。

03

宝武创新发展之路

宝武集团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中承担了各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从建国初期的自力更生研制不锈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现在的自主创新,一步步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撑起中国现代化脊梁。

新形势下,宝武集团一是致力于由开放自主集成创新转变为自主开放引领创新,积极响应碳中和绿色革命、智能化数字化革命,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加速推进绿色化、数智化发展进程;

二是致力于建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体系,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全球化的协同创新基地,实施五大工程,即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工程、数智化创新引领工程、先进材料创新引领工程、综合材料解决方案创新引领工程及使命担当工程,加快宝武技术创新体系迭代升级,打造各工序智能化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制造管理和柔性制造,关注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出“保罗”员工上岗,通过机器人替代人,把员工从恶劣的环境,特别是危险岗位上解放出来。

全球变局给企业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如何应对挑战,应以“国之大者” 之胸怀谋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同时中国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以创新推动发展已摆在了重要位置,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化时代为创新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如何把握住机遇?技术创新是核心是根本,注重实用,把控风险。

原创:贾宝军

编辑:康子滢

转载请注明来源:先进制造商学院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马翔一行前往信息标准院调研

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资源开发处负责人马翔、先进制造商学院副院长姜延宾带队前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进行调研交流,信息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院长助理付静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马翔主任首先对信息标准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发展概况和重点业务方向。他表示,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是未来中心的重要工作。希望双方强化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和业务的互补融合,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姜延宾副院长围绕商学院开展的行业研究、商学培训、咨询赋能、会议会展等相关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他表示,作为制造业政策源头传播者和推动者,学院持续扩大外部交流合作,致力于搭建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企业。

张龙强院长对马翔主任、姜延宾副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信息标准院的发展概况和业务工作。张院长分享了对2022年全球钢铁产业发展格局、国内钢铁行业总体运行以及低碳发展情况的最新研判成果。他表示,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服务于工业领域,各行业平台资源广阔,未来双方开展全方位业务对接,在标准化建设、品牌提质升级、新业态项目策划等方面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共同助力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双方就行业研究、商学培训、标准制定、品牌推广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就有关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11月课程盛宴 · 苏州 | 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

数智化已成为全球性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发展新范式,由此带来的变革将重塑未来经济、产业和意识形态。

2022年11月4-6日,“尚贤”专项行动-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在苏州开展《数经济与商业创新》主题课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杨学山,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西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硕士专业主任、创业与创新管理博士生导师汪潇出席授课。

01 | 名师课堂 互动学习

杨学山部长以《工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为题,围绕理解数智化转型、数字红利及其发展趋势、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模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企业如何从敢为到善为五方面具体展开精彩分享。在互动环节,就学员关心的企业自身发展问题予以分析和提出建议。

课程的最后,杨部长总结到:工数并举、物数兼容、多智合力、一企一策、一事一策、价值为要。在这历史发展新的起点,他也衷心祝愿苏州早日实现“强富美高”新图景。

徐洪海老师以《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长三角先进制造发展情况、上海智能工厂建设优秀案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思考等四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案例分享。

《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如何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等在制造实践中应用,进而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制造”是我们主要探究的课题。

汪潇老师以《数智化时代的组织变革与商业创新》为题,与学员分享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商业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见解。

他表示,产业数智化成为主流。“二十大”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国正处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字时代使多元、复杂、交互赋能的模式成为可能,同时商业模式也迎来了创新的新浪潮。

02 | 走进标杆 对话前沿

走进行业标杆及优秀学员企业作为每次课程备受瞩目的环节,苏州之行也精彩满满,收获不断。

11月4日上午,在总裁四班班主任辛仁周司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亚洲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江苏民企前十强——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探秘亨通如何实现智造升级、用创新创造“智”赢未来。

走进亨通生产基地,我们看到整个工厂掌管着上万个工艺参数,人却很稀少,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桁架机器人是整个工厂的搬运工,它们完成了所有玻璃棒的搬运工作。

而后,亨通集团副总裁吴如其、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总裁孙中林等与总裁班学员在人才培育、国际化布局、技术研发、高质量发展、企业机制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现场达成未来合作意愿与方向。

4日下午,我们走进中国前三大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通富微电(总裁三班学员企业)。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此次探访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通富微电令学员表示受益匪浅。我们看到通富微电通过采用全球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打造国际一流封测基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产品类型从较为单一到全面覆盖、技术含量从传统封装到先进封装的华丽蜕变。

与深耕行业三十四年的通富集团副总裁曾昭孔(总裁三班学员)进行了一次教科书级的半导体“江湖对话”。

在这场对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半导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看到了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各位同学满满的信心、坚定的决心。

两个企业的现场学习或许已经成为学员在做企业、谋发展的漫漫长路中一盏明灯,亦或是一本常温常新的“枕边书”。

03 | 醍醐+复盘 状态加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堂之上,是师生的涓涓细流,孜孜不倦。

课堂之下,是同学的醍醐灌顶、思想火花。

苏州山水间的醍醐分享会,让我们深入了解总裁三班学员企业——江苏圣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面对顾斌杰同学所提出的痛点难点,同学们各展所长,从技术、市场、产品、人才多方面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资源共享的建议。

有山有水、有酒有茶、有思有获。

更有事业上惺惺相惜的同学知己。

课程的句号,是一场学术研讨、更是一场同学互动综艺效果十足的复盘会。

“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的第一天我们向全体同学提出了五个问题,最后一天,他们也在学习交流中得到了答案。

我们的答案或许来自参访企业、或许来自专家讲师、或许就来自坐在身边认真记笔记的同学,当然正是我们想要助力中国制造业世界领先的一条心,才有机会产出这些智慧的结晶。

苏州之行,我们满载而归。

而下一次见面,一定很快会来。

如果每一次课程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希望这份礼物将是源源不断的惊喜、是滔滔不绝的力量。

我们一起,让中国制造业世界领先!

特别鸣谢:苏州东道主学员

通富集团副总裁 曾昭孔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总经理 王文东

苏州天志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俊

上海君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