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课程花絮 | 在制造强市-青岛的黄金72小时

九月的青岛褪去夏日灼华,在秋日中默默积蓄力量。青岛作为我国著名的品牌之都,也是一座制造业强市,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钢铁等产业的发展颇具规模,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

2021年9月24日,先进制造领袖人才计划——总裁深修项目为期三天的学习走进青岛,感受这座制造强市的独特魅力。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司长年勇,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俞少峰,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张钰、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原副司长、先进制造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建翔作为此次课程授课讲师,围绕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主题进行深度分享与探讨。课下我们走进标杆企业-海尔卡奥斯、学员企业-赛轮集团对标学习。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总裁班学员在青岛的72小时#


01

沉浸式学习

微信截图_20211009111511.png

24日上午,年勇司长在先进制造商学院总裁班的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沉浸式互动学习,总裁班学员积极提问、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部分学员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痛点提出问题,得到了年司长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深入探讨和有效建议;有的学员更加关注制造业人才流失和新一代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实际困难;也有学员就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展开不同观点的热烈碰撞......

课程时间有限,面对数十位制造业优秀企业家的好学之心,年司长与学员们相约下一次“线上学习”,欢迎大家随时交流。

微信截图_20211009111739.png

25日上午,俞少峰教授以《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技术专场教学。课程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展开,现场的“半导体人”就课程内容和行业问题与俞教授积极交流探讨、酣畅淋漓。

微信截图_20211009111904.png

25日下午,张钰老师以《供应链与数字化》为主题,围绕供应链宏观环境、供应链数字大环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数字与供应链金融、理解数字化五方面详细展开讲解。

张钰老师表示: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精益生产模式,加重了全球供应链危机。企业界可能需要再次转变思路,从Just In Time,变为 Just In Case,也就是“以防万一”,在供应链最薄弱的环节加大库存冗余,来对抗市场波动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微信截图_20211009112127.png

26日上午,王建翔司长作为总裁三班班主任,在美丽的青岛展开三班第一课。课程围绕《立足“专精特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展开,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三方面深入分享。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国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1.3亿户,2020年个体工商户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2020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46亿户。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近84亿元奖补资金,支持了200个开发区,受益企业有2000家以上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课程的最后,面对优秀勤学的制造业企业家们,王司长勉励大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头脑要特别清醒,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做到在各种重大竞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02

企业访学

微信截图_20211009112226.png

青岛访学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黄岛区的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对标学习海尔卡奥斯平台。海尔卡奥斯业务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智能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精密模具、智能装备和智能控制)、能源管理等业务板块、助力中国企业实现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升级快速转型。

微信截图_20211009112405.png

此次学习我们深入了解并体验海尔集团的定制化智能系统、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海尔家电生产线及一系列数字化智能产品,感受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和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新生态独特魅力。

微信截图_20211009112503.png

特别鸣谢:先进制造总裁二班学员——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模具平台总经理曲振伟对此次访学的大力支撑和全程安排。

微信截图_20211009113049.png

青岛访学第二站,我们受邀前往总裁三班学员企业——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赛轮集团是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民营轮胎企业(股票代码:601058),也是中国第一家“走出去”建厂的轮胎企业。目前,集团营业收入排名全球16位,国内第三。

座谈会中,我们了解到集团在2020年发布的全球首个橡胶轮胎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的建设情况,观看了目前“橡链云”在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零售门店协同、国内外物流、智能轮胎服务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场景。

“橡链云”的诞生,意味着赛轮朝着着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迈进了一大步,推动着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同时也在助推青岛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进一步增强青岛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赛轮集团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用好产品打造世界顶级轮胎名片。在赛轮集团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如何在38秒内生产一条轮胎、感受各种水果气味的橡胶、触摸3米余高的特种轮胎......

特别鸣谢: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大学校长王峰全程陪伴。


03

班委成团出道

6月25日,先进制造总裁三班在北京工信部万寿路办公区正式开班;9月24日,总裁三班的班委会在学员的积极自荐、他荐,激烈竞选中尘埃落定。在一个半小时的班会选举大会中,我们深感学员对班集体的热爱与责任心,因为疫情原因未能来现场的学员也通过录制视频、电话连线的方式参与了此次竞选。 

以下为总裁三班班委会名单:

班长——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占卓同学

秘书长——力鼎智能装备(青岛)集团有限公司刘宗毅同学

学习委员——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旻同学

文娱委员——北京达麟投资董事长柳娜同学

纪律委员——沈阳汉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英龙同学

体育委员——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永新同学

CFO——北京华康天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华同学

微信截图_20211009113248.png


04

十月再会

三天时光匆匆,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总是意犹未尽。10月22-25日,先进制造领袖人才计划-总裁深修项目将在老工业基地——辽宁沈阳发起一次关于“研发创新与新材料应用”的主题学习,下次再会!


<一些小彩蛋>


(部分学员感想)

微信图片编辑_20210927161500.jpg

微信图片编辑_20210927161429.jpg

学员朋友圈02.jpg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第五届制造强国高峰论坛—新基建·智造新动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沈阳盛大召开

2020年9月1日下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先进制造商学院、北京先制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辽宁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诚意协办,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理事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与产业专委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大力支持,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技术支持的“第五届制造强国高峰论坛—新基建·智造新动能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微信截图_20210810140914.png

第五届制造强国高峰论坛

—新基建·智造新动能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福华,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胜龄,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心党组书记李芃,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委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郝玉成,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继斌,中国铁塔辽宁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浩,英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顾问、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外部顾问、德国商会特聘培训师熊德明,联想中国副总裁张欣,团车网创始人CEO闻伟,亚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埃克斯工业(广东)有限公司CEO 李杰,北京天拓四方企业管理集团、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更新,用友网络东北区副总经理肖鹏,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区域市场总经理曹友新等嘉宾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同时众多与会嘉宾围绕“新基建赋能东北工业抢占先机”这一主题展开精彩对话与交流。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040.png

赵胜龄表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先手棋,加快推进新基建是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沈阳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新基建和科技创新领域全面发力,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沈阳市5G产业发展方案等政策文件,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前沿信息技术产业五大板块,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为建设智慧城市和制造强市抢抓发展先机。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225.png

张峰表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我国具备很多独特优势并取得积极成效,为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产业保障。张峰理事长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需要聚焦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二是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借鉴5G研发成功经验,统筹协调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布局。三是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快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四是要积极培育行业应用市场,发挥行业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并形成可规模化推广的解决方案,加快促进新基建赋能各行业。五是要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5G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数据安全保护水平。六是强化配套制度保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356.png

罗民在发言中表示,在“新基建”背景下,工业文化也要有新作为。一方面,我们要持续强化工业文化的柔性支撑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良好、宽松、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发挥好工业文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为“新基建”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中心将紧密围绕“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的宗旨,以技术为根本,以业态为重点,以文化为驱动,大力推进工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双向赋能,加快工业文化及其产业发展,成为“新基建”深度参与者和重要建设者。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457.png

郭福华在发言中指出,“新基建”将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牵引力并有效推动智能化的实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首先要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智能化面前,亟需一大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平台和企业推动实施。可喜的是当前已出现良好发展态势,除企业自身和各地政府已开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外,从国家层面也开始加强引导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556.png

郝玉成结合典型案例,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本质认知、价值创建、业务重构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道,引导管理者思考并脱离实践困境。郝玉成强调,发展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是智能化技术的价值创建与企业制造系统业务重构的过程,通过新的方式、新的速度、新的服务、新的价值、新的集成,一步一步地逐年提升、创建进而完成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潮面前,企业一定要“边做边改”,把握住运用新技术重构竞争新优势的时代机遇。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658.png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709.png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718.png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727.png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738.png

微信截图_20210810141813.png

制造强国高峰论坛结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辽宁省、沈阳市的产业特点,连续五年在沈阳成功举办,已成为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高峰论坛切实结合当前形势,以“领域专注性、观点前瞻性、听众高端性、形式互动性”的特点,围绕“新基建 •智造新动能”这一主题,结合辽宁省制造业及智能制造发展的热点,以政府搭台,现场研讨,企业范例,调研报告多种形式,将政策管理层、学术界、产业界、金融资本界人士汇聚一堂,交流新思路、凝聚新共识、拓展新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新高端,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