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营经济发源地,探索百亿企业服务型制造智慧 | 总裁班台州站Day1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以《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在台州隆重启动。本次课程由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及董事长、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总裁六班执行导师贾宝军亲自领航。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次课程紧扣时代脉搏,围绕课程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理论研讨的深度融合,引领企业家们深入探寻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台州,这座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于2023年荣获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殊荣,其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与创新活力交相辉映。

课程的首站,我们走进了中国泵行业的领军企业——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31),作为泵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利欧泵业品牌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着数以亿计的用户。

公司深耕实体经济,布局八大业务领域,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等多项殊荣,并多次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

在参访过程中,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湘兰、生产总监颜灵强热情接待并详细讲解。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利欧泵业的展厅,通过丰富的历史展陈和企业文化介绍,深入了解了利欧的辉煌历程与核心价值观。随后,在展厅二楼,学员们详细了解了利欧的各类先进泵产品,对其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的不懈追求表示由衷赞叹。在生产指挥中心,学员们亲眼见证了利欧数字化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对智能制造的魅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此外,实验室的参观也让学员们对利欧泵行业首家检测中心的专业性和先进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利欧集团办公室主任王妙海作为主持人,首先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双方主要领导。

康湘兰总经理随后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重点分享了利欧在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与宝贵经验。座谈中,学员们积极提问,利欧领导及专家团队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而富有成效。

最后,带队导师贾宝军做了总结发言。他对利欧集团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所有学员以利欧为榜样,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聚焦“专精特新”,汇聚磅礴力量——先进制造商学院助力安丘为专精特新高质量储动能!

8月10日-11日,2023首届专精特新产业(安丘)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企业产融对接会在山东省安丘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指导,中共安丘市委、安丘市人民政府、上海报业集团|财联社主办,鲸平台、先进制造商学院、经济导报社协办。

大会旨在让科学家、政府、企业家、媒体进行资源共享、观点碰撞、智慧传播,从而助力安丘市政府在专精特新“赛道”上扬帆起航。峰会以“创新先锋御风而行”为主题,邀请了工信部领导到场解读最新政策,为专精特新发展指明路径;近百家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企业、山东当地知名国资投资公司和多家顶级PE和VC投资公司到场,探寻安丘发展新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一级巡视员解三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组副组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家吕勤晓;界面财联社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徐安安;先进制造商学院副院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秘书长姜延宾;经济导报社社长、总编辑王冰;山高君泰资本首席运营官、首席投资官史煜;中泰证券投行委副主任,山东投行总部总经理阎鹏;安丘市委书记贾勤清;安丘市委副书记、市长乔日升;以及安丘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本次活动。

遇见“安丘机会”

安丘市委书记贾勤清在致辞时表示,安丘正到处绽放着创业激情,涌动着创新活力,“欢迎大家到安丘来,加强项目合作,把安丘作为重要的投资基地,布局新项目、谋划新业务,抢抓产业转型新风口;加强资本运作,帮助安丘的企业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维度发展需求,让资本活水赋能企业发展;加强技术协作,联合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吸引更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在安丘创新创业,以人才带动创新、以科技引领发展;加强市场联作,把安丘的企业纳入到自身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互利共享、互惠共赢。”。

聚焦“专精特新”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届论坛既是长三角等地上市公司对安丘的一次了解和探索之旅,同时安丘市企业界和产业界也将对外展示其风貌和投资优势。

企业行稳“专精特新”之路,要凝聚多方合力,那么如何帮企业迈过政策关、人才关、资金关、产品关呢?多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在主旨演讲中,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与新机遇给出具体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表示,提高我国质量发展水平、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

“前四批中已有6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了。”叶定达表示,从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看,他们表现出高成长,高利润,高估值,高研发强度,以及低市值,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特点。2022年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中,特色化标准由地方来结合自身情况来修订,这就给地方一个空间,结合地方特色,形成地方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一级巡视员解三明表示,要实现2023年GDP增长目标,首先还是要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和产业链重塑投资。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组副组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家吕勤晓表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密码,就在专、精、特、新四个字上面,也就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专是前提和基础,精是过程和手段,特是结果和目标,创新是核心与灵魂。”

论坛上,众多企业与投资机构就《竞逐智能制造新赛道,2023投资新风向》、《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机遇和挑战》主题进行圆桌会议开展热烈讨论,一起共话产业新发展。